9月7日,中国石油遂宁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消停”了近一个月的Ⅰ列主体单元终于再次顺利进气,这标志着该公司提前9天完成全停检修,恢复产能每天300万立方米,也标志着该公司迈出了首次从“两年一修”向“三年一修”跨越的第一步。
遂宁净化公司所属的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具备年处理原料天然气20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为确保天然气净化工作安全高效进行,今年,净化总厂计划对6个分厂共计13列装置实施年度大修及临停消缺工作,计划累计工作时长达201天。
面对作业风险高、维持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高温等挑战,天然气净化总厂怎么样才能做到提前完检?如何能降低检修频率?如何进一步强化能源保障?
带着问题探访现场,记者将揭秘国内最大天然气净化厂“体检”背后的新检修模式、新应用技术、新管理体系……
刚走进位于遂宁的天然气净化厂,就能看到5、6个集装箱。“检修上班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更好靠前指挥、精准把控、科学实施,所以我们干脆就在净化厂现场增设集装箱‘安营扎寨’了。”中石油遂宁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HSE监督苟列生和记者说。
“川渝地区含硫气藏类型多、开发时间早,决定了目前天然气净化装置工艺流程复杂、安全风险较高、运行年限久远、影响因素广泛。”天然气净化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王军告诉记者,基于此,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净化装置“大修”,消除装置隐患、提升设备设施可靠性。
事实上,要给这个国内起步最早、综合配套齐全、技术先进的大型天然气净化厂进行细致、全面的“体检”,并非易事。
“平均每年净化装置检修项目超过2500项,涉及物资种类2100余项。全年净化装置检修时间跨度长达8个月,大部分集中在高温酷暑时段。”天然气净化总厂副厂长王晓东说,不仅如此,参检人员高峰时段超1000人,检修现场涉及吊装、高处、受限空间、动火等9类高风险作业共4125项。
为保障年度“大修”有序、高效推进,天然气净化总厂结合生产实际,着力在“精、准、严、细”上下功夫,科学制定各装置检修时间、任务和方案,精准评估检修项目及力量,精算每个项目和节点工期,形成高效联动配合检修机制,提升检修工作效率,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检修,最大限度挖掘装置运行潜力。
当前,为尽可能减少对下游用户的影响,各净化厂正按照“5+2”“白+黑”的模式有序推进检修工作。截至目前天然气净化总厂安岳净化公司、万州分厂、引进分厂大修工作已提前17天完成,比计划多释放产能1.02亿立方米。
工作交接时,净化总厂自主开发的检修管理系统,能有效帮助检修人员获取高质量、高可用性的结构化检修数据;
检修结束后,遍布现场的数百个HART数据采集器汇总所得数据,便于与人工巡检所得参数,以及机械仪器和电子仪表的数据来进行比对,逐步提升智能巡检的精准度;
遂宁净化公司的智慧化场景,只是天然气净化总厂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智能净化厂建设的一个缩影。当前,天然气净化总厂正按照《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智能净化厂建设方案》,加快在各分厂推进智能天然气工厂建设工作。
“近年来,天然气净化总厂着力完善设备设施在线监测布局,实现预防性检修,设备完好率保持 99.7%以上。同时,探索数字化建设与装置检修深层次地融合,实现检修现场及流程管理‘全覆盖’。”据天然气净化总厂信息科技部主任李显良介绍,当前,各分厂正乘“数”而上,以“智”提质。
今年3月30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大竹分厂智能净化厂试点建设阶段性成果通过公司专家组评审,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智能天然气工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了解到,当前,天然气净化总厂已基本搭建完成以三维数据底座为基础的大竹分厂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建设期运营期16大类数据,集成15项专业应用系统,融合纵横向协同的业务功能模块115个。建设完成物联网系统,形成生产网侧动态数据汇集及治理。建成西南地区油气行业首个工业5G专网,建成西南油气田公司首个智能机器人巡检无人电站、首个存量工厂逆向三维数字化基座、首个净化厂物联网系统、首个APC+RTO实时优化系统。在试点建设实践中,总结形成系列建设标准。通过装置生产现场智能巡检、电站机器人自动巡检、安全环保智能监控、动静设备在线监测、工艺实时优化等应用,以及工业5G专网的通讯支撑,构建起生产网端数据、应用、决策深度一体化、高效化的智能管控新模式。
“早期的故障诊断主要靠手摸耳听,现在有智能化、数字化全面赋能。例如,万州分厂采用导波、TOFD、相控阵、C扫描等多种前沿检验测试手段,对含硫介质设备管线做全面系统检测。就如同体检技术从‘望闻问切’升级到了‘CT扫描’‘核磁共振’等为检修立项提供科学依据。”王晓东形象地比喻了近年来净化总厂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的成效。
9月4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6000亿立方米”的消息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有超3500亿方天然气含硫化氢,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要经过净化。”西南油气田公司气田开发管理部副主任范锐和记者说。
从过去来看,净化环节作为天然气生产极为关键的一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未来的角度看,这份担子或许更重。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天然气供应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今年的产气量将跨越400亿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苟昭辉告诉记者,计划到2025年,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产量达到500亿立方米,到203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800亿立方米。
要想实现产能跃升,各生产环节要携手发力,其中,净化装置产能仍需“潜中挖潜”。
“今年,我们计划缩短遂宁净化厂4列装置的检修时间,预计多释放产能8700万立方米。”遂宁净化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叶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1户家庭日均用气量1方计算,多释放的产能可满足近24万户三口之家约一年的生活用气。
跟时间“抢”效益。近年来,通过管理上实时创新,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持续完善长周期运行管理体系,2020年至2022年,天然气净化总厂已有4个分厂共12列装置实现“两年一修”,三年共增加产能15.96亿立方米。不仅如此,三年来共提前87天完成42列装置年度检修,增加产能7.056亿立方米,原料气处理量实现“三连增”,在检修任务不减的情况下,装置检修时间实现“三连降”。
“因为检修效率的提升、频率的降低,除了实现产能的提升以外,还降低了因净化厂开停工导致的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据范锐介绍,2025计划将有90%的净化厂全面实现“两年一修”。同时,净化总厂还以本次“大修”为契机,在遂宁净化厂试点“三年一修”,逐步形成以预防性检修为主、临停消缺为辅的组合模式。
今年,天然气净化总厂将瞄准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年产量将迈上400亿立方米的台阶,精细运行管理、科学实施检修、提升检修效率,作为天然气生产极为关键的净化环节,将确保上游产能充分的发挥,力争全年检修提前完成,增加产能2亿立方米,为川渝地区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贡献“净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