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核心业务深耕中国市场——专访贝卡尔特集团高层

时间: 2024-06-06 22:29:49 |   作者: 案例

  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人类移动出行节奏加快。滚滚车流,是轮胎带给亿万车主品质驾乘体验,而橡胶骨架材料,则是支撑轮胎的“脊梁”,百转千回、百折不挠。

  贝卡尔特集团,1880年由Leo Leander Bekaert先生在比利时创立。作为骨架材料钢帘线行业的鼻祖,贝卡尔特走过143年历史,淬炼风骨、浴火成钢、铸成铁军,矗立在全球钢丝变形和镀膜技术领域的市场和技术领导者地位。

  时光机来到21世纪。Bekaert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企业会跨越3个世纪,创新引领、耕耘不辍,成为百年“老店”,永葆基业长青。更不会想到,企业会扎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短短30年时间,为推进中国轮胎行业子午化进程作出了贡献,并全力支持中国客户的国际化发展。

  5月31日,贝卡尔特亚洲区总部举行了简朴的办公新址揭幕仪式,贝卡尔特集团首席执行官施爱华(Oswald Schmid)先生(右三)和橡胶增强事业部全球首席执行官徐红艳女士(右一)出席。

  在仪式间隙,《中国橡胶》杂志独家对话贝卡尔特集团高层。揭秘百年老店基业常青秘笈,创新DNA特质的演进过程。探究贝卡尔特融入新发展格局,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2023年初,贝卡尔特隆重推出新品牌、新标识,发布了新使命、新愿景。公司将以“与时俱进,再创新辉煌”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引领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出行方式的首选合作伙伴,实现为所有人提供安全、智慧、可持续的出行和生活方式的美好愿景。

  这在历经百年沧桑的贝卡尔特来讲,还能够在中国农历兔年之初,凑趣宏“兔”大展的谐音梗,显示了贝卡尔特依然青春洋溢,以及开启新征程的雄心壮志。

  “贝卡尔特历经了许多自然灾害、地理政治学动荡,全球经济发展的起起落落,但秉承坚韧不拔的先锋精神,抓住机遇、穿越萧条,成长为全球钢丝变形和镀膜技术领域的市场和技术领导者。”施爱华先生说,“希望将来我们的业务能够持续下一个140年。”

  作为一家比利时上市公司,贝卡尔特集团年报显示,2022年度合并销售额69亿欧元,橡胶增强产品(如钢帘线、胎圈钢丝、胶管增强钢丝和传送带增强钢丝)、钢丝产品合计贡献了其中76%的份额,特种产品和布顿贝卡尔特(Bridon—Bekaert)贡献了另外24%的份额。

  在汽车、能源、建筑、农业、消费品、机械设备、基础材料等众多领域,均能看到贝卡尔特产品的身影。

  比如钢帘线产品,世界上最早就是由贝卡尔特于1952年开始研发生产的。在全球,每3条轮胎中就有1条在使用贝卡尔特的产品。

  贝卡尔特的混凝土增强用佳密克丝®钢纤维,为隧道工程和工业地坪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人们在日常饮用香槟和气泡酒时,留意一下瓶塞,其里面就嵌入了贝卡尔特香槟瓶塞用钢丝,每年在全球安装量达10亿瓶。

  贝卡尔特的产品,还包括文胸钢丝、背钩钢丝、杂志骑马钉钢丝等。在日记本行业的装订钢丝用量,折合长度350万千米。

  “过去的140多年里,我们从始至终顺势而为,在特殊的环境中突出重围获得新发展。现在的整个大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在加强核心业务的同时,还于钢丝及以外的领域,寻求创新,提供高科技的解决方案。”施爱华先生说。

  贝卡尔特积极拥抱新移动出行,开发可持续材料,如更轻、更强韧的钢帘线产品助力轮胎轻量化,在柴油尾气颗粒过滤毡中,使用超细金属纤维进行过滤;在能源转型上,为海上风电等可再生电力建设开发了以钢丝绳和纤维绳为主的系泊解决方案、为海底电缆电力基础设施防腐蚀并降低能量传输损耗等开发了特殊镀层的高强度钢丝产品;以超前的金属纤维技术,开发了无碳氢能燃料采暖系统和氢能电站的核心元件。在帮助建筑脱碳上,电梯曳引系统用精细帘线,具有高抗拉强度、优异延展性、高耐冲击能力、高常规使用的寿命的特点。混凝土加固用佳密克丝®钢纤维则能够大大减少70%的钢筋用量,助力低碳城市的建设。

  新品牌标识,新使命愿景,青春洋溢、与时俱进。贝卡尔特创造新辉煌的激动人心之旅,全面开启。

  生物学研究表明,DN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自我复制,保证了生命体的延续和传承,同时又能产生变异,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得到优化,使生命体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创新是贝卡尔特的DNA,推动贝卡尔特慢慢的提升,引领着全球钢帘线技术的发展,助力轮胎的更迭和升级。

  “市场上90%以上的钢帘线新产品都来自贝卡尔特,甚至在早期大多数都是贝卡尔特在引领钢帘线行业技术发展,主导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 徐红艳女士说。

  1952年,贝卡尔特将钢帘线产品应用到轮胎中,是轮胎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将轮胎性能的逐步提升,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拓展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正是有了钢帘线的支撑,子午线轮胎就有了强韧的“内芯”。钢帘线的强度高,可以大幅度增强轮胎的承载能力;减少轮胎的变形,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高汽车行驶速度,降低油耗;增强轮胎的耐磨、抗湿滑性能,使驾驶更加舒适、安全。

  贝卡尔特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为下游轮胎等产业提供更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产品。

  在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贝卡尔特向中国客户成功开发和推出了三代轮胎增强用骨架材料:高强度(HT)、超高强度(ST)和特高强度(UT)钢帘线。其中ST、UT的钢丝直径更细、强度更高,不仅减轻了轮胎的重量,降低了滚动阻力,逐步提升轮胎性能,还保护了环境,大幅度降低油耗。这些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帮助轮胎客户减少了数百万吨的钢丝和胶料的使用。

  贝卡尔特研发的新型绿色节能钢丝“贝泰威”(TAWI),将钴集中用于钢帘线多年来轮胎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需要在橡胶中添加钴盐,以提高橡胶和钢帘线粘合力的传统,实现了胶料中“零钴盐”的使用,加速了绿色轮胎的研发生产,一经推出就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贝泰威”钢帘线镀层技术,一举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

  贝卡尔特研发的BeCoFree则是针对轮胎无钴化开发的又一项新型钢帘线镀层技术。它不仅完全实现了轮胎制作的完整过程中100%的零钴添加,还极大地提升了轮胎的性能,为进一步开发持久耐用、低碳环保的绿色轮胎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2022年,在德国汉诺威轮胎技术博览会上,贝卡尔特BeCoFree无钴技术,斩获全球公认的最高荣誉“年度轮胎制造创新奖”。

  2018年,贝卡尔特从全球6万多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荣获米其林轮胎“最佳供应商”大奖,摘得原材料采购领域的桂冠。

  如今,贝卡尔特拥有2100个产品专利,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高科技解决方案。

  创新,为贝卡尔特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贝卡尔特将为改善轮胎性能带来更多创新。

  就在采访的当天,Oswald Schmid的中文名字由此前的施密特,被他的中国同事译作施爱华,非常雅驯,不明就里的人,还误以为是中国人。

  施爱华先生任命徐红艳女士担任橡胶增强事业部全球首席执行官,由来自中国的女性精英引领这么重要的一个事业部,这在贝卡尔特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贝卡尔特在华30年,累计投资额超14亿欧元,拥有员工8000名,占集团全球总人数的1/3左右。在中国的足迹覆盖了9个城市(沈阳、威海、江阴、上海、苏州、重庆、济宁、青岛、杭州),拥有18个运营场所。

  记者看到,在贝卡尔特办公新址,10间会议室,以中国的9个城市,外加集团总部所在地比利时来命名。

  贝卡尔特在江苏江阴设有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比利时总部研发中心具有同等规模的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亚洲区总部在上海,亚洲区的销售额占集团合并销售额的26%,仅次于欧洲、中东、非洲地区(EMEA)。

  “一家国际性的公司在中国这样有分量的布局,并把其亚洲总部放在上海,充分说明了贝卡尔特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的信心和长期发展的策略。”施爱华先生说。

  据介绍,在产能布局方面,自1992年,贝卡尔特在江苏江阴投资第一家企业——中国贝卡尔特钢帘线有限公司,实现了钢帘线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以来,贝卡尔特在中国的产能已达到50多万吨,其中6家钢帘线个城市。势力所及,辐射全国各主要轮胎生产集聚区,通过产能联动,就近满足多种地区的供应需求。

  除了产能布局之外,贝卡尔特还格外的重视本土研发技术。工程技术中心,能为客户提供新产品开发的解决方案以及各种测试服务。亚洲研发中心,使贝卡尔特能够越来越好的服务于中国轮胎生产厂商,满足一直增长的创新需求。

  2016年,亚洲研发中心凭借突出的研发技术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成为中国橡胶行业为数不多的“签约检验测试中心”。

  近10年来,很多中国轮胎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建厂。施爱华说,“全球布局是我们的强项之一,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我们的足迹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拥有 75座工厂,无论中国客户去哪里布局,我们随时随地做好产品服务,分享海外设厂的经验。”

  与此同时,贝卡尔特也选择在越南设立了工厂。“不仅中国市场,而且包括大中华区,甚至延伸到东南亚地区,未来的市场发展的潜在能力都很大。越南设厂,使贝卡尔特的全球竞争力逐步加强。”

  5月16日,“用行动开启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3贝卡尔特可持续发展日”论坛在上海举办。贝卡尔特与来自上游盘条钢、下游轮胎和电缆等行业的客户,分享了各自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目标、做法和对未来的展望,并达成共识,共建更加可持续和具有韧性的绿色产业链。

  作为高端钢丝应用领域的全球引领者,对下一代的责任感,让贝卡尔特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之路。贝卡尔特“科学碳减排目标” 承诺,到2030年将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下降46.2%,范围3下降20%(以2019年为基数),到2050年最终实现碳中和,这与中国的“3060”战略目标完全吻合。

  在“绿色”产品设计中,贝卡尔特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为下游提供低碳产品及综合方案。开发经得起长久地使用轻量化的ST/UT产品、减少最终应用所需的材料、开发可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如电炉钢材等,让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更加低碳环保。当今世界电动车行业,中国品牌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贝卡尔特自主研发生产的特高强轮胎帘线(UT)对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推动轮胎不断往轻量化方向发展,有着独到的优势。贝卡尔特期待和优质客户共同开发生产专门为电动汽车配套的EV轮胎,在推动绿色出行的征途上实现新突破。

  在能源利用方面,最大限度减少运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效利用能源、水资源和增加可再次生产的能源。2030年以前实现15%的能效提升任务,已经部署完成,项目正在进行。在目前“绿电”使用比例为39%的基础上,通过购买和自己生产绿色电力(光伏电站正在建设中)或探讨自有储能能力等方式,达到100%使用“绿电”。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如以电动叉车取代燃油叉车等。

  开展“You Know Watt”全球项目,唤起员工对能源和环境的关注,留意身边每一瓦特不必要的消耗,培养和提高节能的意识和行动能力。从管理和技术两个维度,优化运营、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寻找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今年,荣获“江苏省绿色工厂”称号的江阴钢帘线万元用于节能技术改造,每年可再减少2500吨碳排放量。

  带头起草“双碳”有关标准,以“标准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贝卡尔特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合作,参与和主导制定了钢帘线生产、监测、能耗等方面的国家和国际ISO标准。在钢帘线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金属变形和热处理环节消耗较多的能源。5月22日正式对外发布的《钢帘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团体标准,以“标准化”淘汰落后工艺、减少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另外,全世界内实施“3+2”的工作方式,贝卡尔特鼓励远程会议,减少员工通勤和商务旅行带来的碳排放。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贝卡尔特不断探索通往“净零排放”的路径,并推动全价值链减碳,将客户、合作伙伴的关系步入全球商业合作新阶段。

  作为钢帘线行业的鼻祖,贝卡尔特向行业输送了很多技术人员、专业人才,被视为钢帘线行业的“黄埔军校”。

  “贝卡尔特的技术领先性在客户和合作伙伴中有口皆碑。未来的30年,如何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徐红艳女士说,最首要的是实现技术领先。一方面,不断为轮胎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致力于为轮胎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帮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工艺流程、产品成本方面,继续引领市场。贝卡尔特的产品质量毋庸置疑,现在面对的挑战是成本可能相对高一点。

  “成本和技术是紧密挂钩的。希望客户能清楚看到我们之间密切合作带来的增值,当然贝卡尔特也在控制成本提升,增强自己的实力。”徐红艳女士说。

  另外,在团队的培养、人才的重视、技术的培训方面,贝卡尔特会持续投入,实现技术的组合和传承。

  徐红艳女士介绍,在与团队交流过程中,大家担心新产品、新技术推出一两年之后,就会被复制。因为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很强。

  徐红艳女士说,“如果有一天没有人来复制你了,那样的未来就更可怕了。被人复制,说明你还非常有竞争性。贝卡尔特可成为行业引领者,依靠的就是持续的投入创新研发、人才培训。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习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知识产权是人类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需要社会共同保护。

  贝卡尔特在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保护工作中,持续投入和推进,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推动钢帘线行业创新发展。

  结束采访之前,施爱华先生再次提到贝卡尔特的核心理念better together——“同心同行、卓越共赢”,真诚表达了对中国合作伙伴的感激之情。

  他说,如果说贝卡尔特在中国的30年取得的业绩还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话,其实是得益于外部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地方政府以及媒体。系列因素的综合,加上中国经济在最近这些年的腾飞,让贝卡尔特有机会抓住市场机遇,与大家一起把事业做的蒸蒸日上。

  “对此,贝卡尔特心存感激。借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官方媒体《中国橡胶》杂志平台,把贝卡尔特的感激之情,带给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 施爱华先生郑重表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