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5岁老人卖柴火馄饨的40年

时间: 2024-09-24 10:00:11 |   作者: 安博体育最新登录地址

  在社交平台上,南京一家名为“又见炊烟柴火馄饨爱心小吃”的店铺频繁出现在热门景点老门东的打卡攻略里。小店门面极其简陋,馄饨的味道也并不惊艳,但柴火烧制却成为一大特色,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品尝、拍照留念。“柴火煮的很少见”“怀旧”“有烟火气”在小店前,多位顾客对上游新闻记者评价道。和小馄饨、柴火灶一起常常会出现在顾客镜头里的,还有店主尹正根白头发、白胡须,身穿一件红围裙的他,是老门东一带的老牌网红。有人从外地慕名而来找他合影,也有人远渡重洋来向他拜师学习小馄饨的制作技艺。今年75岁的他售卖馄饨已接近40年。“(未来争取)把它开成一个百年老店,倒计时还有60年。”尹正根笑着和记者说,自己会把店一直经营下去。

  又见炊烟柴火馄饨爱心小吃店门前的顾客。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摄1、75岁老人已卖馄饨近40年 与热闹的老门东相比,一个转角外的三条营小巷更显僻静,尹正根的小店就在这里。工作日的白天,小巷少有人往,傍晚六七点,老门东华灯初上,巷口小吃店门前也渐渐排起了队。“一碗馄饨”“两个萝卜丝饼”顾客们一边按需点单扫码付费,一边掏出手机、相机拍摄着灶膛里明亮的柴火和被炊烟熏黄的招牌。“爷爷,可以跟您合张照吗?”顾客中有几名年轻人拦住了穿梭于后厨和前店间的尹正根。他满脸笑意,在镜头前比着剪刀手,热情满足顾客们的合影要求。

  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摄尹正根成为网红已有好几年。最初的走红是一个意外。尹正根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忆,那是2017年的一天,南京突降暴雨,尹正根的小店里挤满了环卫工、辅警、废品回收员等一众躲雨的街坊,他们打水、泡饭、品尝小菜,像在自家一样怡然自在,这样和谐温暖的一幕被人群中的一名记者捕捉,也让尹正根的小店出了名。在出名之前,尹正根和妻子守着自家的馄饨店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尹正根来自安徽安庆,1954年,他的父亲自愿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矿山建设,5岁的他跟随父母从安庆去到铜陵,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期。1968年,他到了安徽农村,后被调到上海铁路局,成为了南京桥工段的一名工人,负责修桥、修铁路等基本的建设工作,此后便在南京扎了根。在铁路局工作期间,经人介绍,尹正根认识了夫子庙长娥洗衣店女工王春兰,二人组建了家庭。孩子的出生让尹正根压力倍增。为了补贴家用,1982年,尹正根在工作之余开始做起小生意,后来他希望能做一份更加稳妥的生意。彼时,他的妹妹“接班”在母亲曾在的饭店工作,哥哥嫂嫂经营大排档,考虑到自己不似哥嫂妹妹有着炒菜做饭的好手艺,尹正根决定做点小吃。小馄饨成本低且家常,“就算卖不掉也能自己填肚子,不会浪费的。”1985年,尹正根开始卖小馄饨,最初,他推着三轮车穿梭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也曾在夫子庙办事处门口、南京火车站等地摆过摊,最终把店面安在了双塘园。从最初的三轮车到如今的小店铺,一碗柴火小馄饨,尹正根卖了将近40年。“在外面做生意也是不容易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没有好的心态,没有耐心,没有坚持下来,就是半途而废。”尹正根说。

  小店的柴火灶。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摄2、柴火馄饨的烟火气尹正根坚持卖小馄饨,也坚持使用柴火,他认为柴火是“人间烟火气”最直接的体现。“柴火馄饨,小火慢炖,搁点辣油好吃得很,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手法。”尹正根和记者说,自己小时候吃的就是柴火馄饨,柴火是一种回忆。尽管已经使用上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但他依然把使用柴火作为自家小店的特色。 正是这把柴火吸引了不少顾客专程前来体验。在尹正根的小店前,上游新闻记者遇到了来自湖北的周女士,她和记者说自己来南京探亲,朋友向她推荐了小店,柴火馄饨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火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升温,煮出来的东西味道不一样,就跟人一样。慢慢沉淀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周女士感叹道。来自江西的欧阳先生和家人到南京旅游,根据网上的攻略来打卡“又见炊烟柴火馄饨爱心小吃”店。尽管身为江西人的他更爱吃辣,但他认为小店售卖的鸭血粉丝汤和柴火馄饨味道都很不错。同样正在品尝柴火馄饨的杨旭(化名)是南京本地人,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小时候见过很多小推车,车上售卖的小吃是用柴火烧制的,但现在已经十分少见,“用柴火烧的(小馄饨)确实挺有特色。”将小馄饨下锅两三分钟捞起,盛进放入盐、味精、葱花、榨菜末和一勺高汤打底的碗中,这就是属于南京人舌尖上的记忆。

  尹正根小店的柴火馄饨。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摄如今,这份南京味也正在被慢慢的变多的国际友人了解、感受。品尝完柴火小馄饨并跟尹正根合影的豆女士来自新加坡,她曾在网上刷到过小店,此番全家趁暑假来到南京老门东旅游参观,意外发现尹正根和他的小店便决定打卡体验,“我知道他做(柴火馄饨)很久了,而且这是传统的(馄饨),价格也不贵。”像豆女士这样来品尝柴火馄饨的国际友人,尹正根还遇到过很多,他给上游新闻记者讲述了多位外国顾客的趣事,有两名来自新加坡的女演员用餐过后桌面非常干净让他印象非常深刻,还有一名来自英国的顾客头戴一顶绅士帽不苟言笑的样子也让他难忘。除了远道而来的顾客,还有国际友人远渡重洋前来探索馄饨的“秘密”。尹正根和记者说,2018年,来自法国的美食媒体人唯青和团队来到小店,向其学习中国馄饨的制作的过程,还对馄饨进行了创新。“她说我的馄饨是开水煮出来的,把佐料倒到碗里,她的馄饨是用牛油煎出来的,而且是甜味的,里面包入草莓、香蕉、苹果等水果。”尹正根回忆起唯青制作馄饨的场景,他评价自己这名法国“徒弟”创新出的馄饨味道“很不错”。此后,唯青也曾多次探望尹正根。通过这次交流,尹正根学习了解了法国的饮食文化,而他的柴火小馄饨也借此走向了世界。

  唯青向尹正根学习包馄饨。受访者3、柴火馄饨传递人间温暖在南京城隐秘的小巷,一碗柴火小馄饨浸润着顾客们的味蕾,制作柴火馄饨的尹正根也打动着顾客们的心。在南京当地大学读书的小张已经多次和朋友们光顾尹正根的小店,她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和同学找尹正根合照的经历,尹正根亲和的一面让她印象非常深刻。想到自己即将毕业,小张和朋友再度打卡,希望留住这份记忆。“他多好的。”来自四川眉山的张俊(化名)向上游新闻记者感叹。他和朋友们一起到老门东游玩路过小店,只一顿饭的工夫就和尹正根处成了朋友,年龄相近的二人愉快地聊起以前的工作经历,临行之前,张俊起了大早特意来到尹正根的小店购买烧饼:“老尹再见!”尹正根的善良体现在很多小事里。上游新闻记者见到尹正根时,他正在小巷里摆放几辆乱停放的共享自行车,还顺手捡起了地面的垃圾。对于尹正根的善良,附近的邻居也有着直接的感受。

  摆放共享单车的尹正根。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摄在三条营附近居住的小管在尹正根的小店旁摆起了橙汁摊,他和记者说自己晚上没吃饭时,尹正根常会端来自家的餐食跟他分享,从来不收钱,作为回报他也常榨橙汁给尹正根和他的家人品尝。同样在尹正根的小店旁摆摊售卖淀粉肠的王茜(化名)和记者说,自己的小摊也常受尹正根一家的照顾。通过自家“又见炊烟柴火馄饨爱心小吃”店铺,尹正根将自己的善意传递给了更多人。2021年,他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公益小店联盟计划,在公益资金的支持下推出了“免费a套餐”,进店报“a套餐”的暗号就能免费吃到一碗馄饨。事实上,类似的免费馄饨,尹正根早已送出了许多碗。早年间,遇到手头紧有困难想要赊账的顾客,他也只是笑笑并未把馄饨钱放在心上,而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至今。尹正根和记者说,就在本月初某天晚上10点半左右,一个拖着一只行李箱的小伙来到小店,询问是否还有食物,当时小店已经打烊,尹正根就端出了馄饨和自家的饭菜免费招待了他,没想到小伙早早拍下了付款码,走后10分钟通过手机转来了50元。尹正根立马追出巷口却不见了小伙的身影。“他走的时候说谢谢爷爷,谢谢奶奶,还给我敬了个礼。”尹正根感叹着小伙的善良。有感于尹正根的善意,不少顾客也希望能够通过他的馄饨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他和记者说,数年前,一名来自山东的顾客用过餐后在碗下压了500元。2020年,一名来用餐的年轻人通过付款码转来一笔钱款,刚巧被尹正根遇到。“他说爷爷我不是给你的,我就放在这里想通过这一种方式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尹正根和记者说,这样的顾客自己还遇到过好几名,但他们都没有留下名字,只是想通过他的小店帮助他人。“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做善事不吃亏的。”尹正根说道。

  顾客赠送给尹正根的漫画。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摄如今,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尹正根发现生活困难手头拮据的顾客慢慢的变少。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南京也迎来了崭新的城市形象,尹正根的小店旁就有新近拆迁的痕迹。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拆迁计划,但尹正根决定要把自家的小店持续经营下去。“我们要开到天荒地老。”尹正根笑称要争取将小店做成“百年老店”:“倒计时还有60年。”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来源:上游新闻

  动物与人的传染病紧密关联,据相关研究资料介绍,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条例》在完善合作机制、阻断传播路径、严格易感染动物管理等方面强化了防控措施,从源头上保护人体健康。

  今年46岁的谭鉴军在湖南郴州宜章县天塘村看病20年,他是村民眼中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家庭医生”,更是大家心中离不开的“亲人”。

  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浙江通过推动“四好农村路”与沿线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休闲体育等深层次地融合,年均助推旅游业总产出增长超12%,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至1.86:1。

  22日,西藏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邀请吉隆口岸医院医生们前往口岸,开展“义诊送健康关怀暖警心”主题义诊活动,帮助一线戍边民警解决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在今年的“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期间,烟台市公安局通过以案释法、普法课堂等多种形式,将经侦宣传带入商场、超市、社区等,让民众提高防范意识。